- A+
2020年12月5日,2020世界区块链大会·武汉正式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由巴比特主办,并得到了武汉市政府、江汉区政府、武汉市经信局、中国信通院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
在下午的拥抱区块链3.0论坛中,Parity亚洲技术总监贾瑶琪发表演讲《Web 3.0:现状与未来》。贾瑶琪提到,对比Web1.0和2.0,Web2.0让数据所有权和决定权回到用户手上,让作恶成为了不可能,同时赋予用户以治理权,让他们能够自主做出选择,而非由平台单方面决定其发展方向。
以下为巴比特整理的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巴比特以及活动主办方,今天有机会为大家共同探讨以及分享我们所认识的Web3.0,它的现状和未来。我是贾瑶琪,目前负责Parity和波卡亚洲事务。
Web3.0是什么?为什么那么重要?
当我们提到Web3.0的时候,大家很直接会想到,那么1.0和2.0是什么呢?2000年左右,我们在场很多人会有一些简单的记忆,在那个时候互联网的展现方式是静态页面,像马云在做的黄页系统,很简单,就是展示一些简单的信息,方便大家去组织以及查询。到了Web2.0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国外有了谷歌、脸书、推特等,国内有新浪微博、微信这样一些用户可以跟各种各样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最简单、最直接的观感就是,作为用户,我们除了作为内容的阅读者,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作为内容的提供者,我们可以提供大量自己个人信息,包括图片和我们喜悦的瞬间到网上,其他人可以参与,以及和我们的互动。
随着这样的趋势,大家会想到,除了从互联网上获得一些信息,以及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人进行分享。那么在未来,像我们提到的不管是Web3.0,还是区块链3.0,我们想象的场景,在未来我们除了分享数据的时候,希望对数据有所有权。与此同时,我们在区块链以及互联网系统上,有各种各样的数字资产,我们也是希望有所有权的。当有了区块链这样的系统,加入到我们互联网整个新的形态里面,我们更多想象的是,除了有这样的中心化的互联网系统,我们更多可以通过互联网系统,将大家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发。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数据,以及数字资产。
好处是什么呢?当我们了解到各种各样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很多时候他们会讲,我们持有用户的数据,但是我们不会使用用户的数据做一些不是特别正确的事情。例如谷歌会说,早期他们的slogan就是我不会去作恶。但是不管怎么讲,无论是系统还是公司还是个人,大家虽然在主观意愿上会提到我不去作恶,但是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这样的过程可以展现给大家,然后做到更加公开透明,让我不会去作恶这样的主观意愿变成我是不可能作恶的,这其实也是Web3.0里面提到的观念,当用户持有自己的数据,有这样的所有权,以及对自己的资产有这样的所有权以后,更多作为第三方,他们只能将自己的不管是代码还是相对应的程序放在区块链上面,受到各个人的监督,然后做到公开公平透明,这样的话让整个行业从主观不想去作恶,而变成不能作恶的情况。
当然了,我们会讲到,像Web3.0现在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它有这样的底层系统,有中间件以及上面的应用,之后大家会提到的NFT等。与此同时,这样的行业以及现在的现状,包括形态跟我们传统的Web1.0和2.0也是不同的。
最大的特点就是,当大家使用比特币、以太坊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我们使用这些软件的时候,除了是使用者,同时也是投资者,因为使用这些应用的时候,必须要购买相对应的通证,然后发送交易才可以使用这样的产品以及应用。
与此同时,大量Web3.0应用包含了很大的治理属性,例如我们使用这些应用的时候,通常会有单独的页面方便使用者和投资者去投票选择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形态。开发者使用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以创造下一个特别有意思的Web3.0应用,大家可以看下来。
在Web3.0的框架下,作为一个使用者、开发者、投资者以及治理者,其实每个人都是四位一体的方式变为Web3.0社区的一分子。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大家会发现,如果使用Web3.0相关应用的时候,当我们去看到应用对应新的功能的时候,作为使用者、开发者或者投资者,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权利去投票选择某些新的方向。当自己有足够大能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决定某些不太喜欢的逻辑或者功能,我们是可以不让它加入到应用功能里面,例如降费用。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应用,有的时候需要增加一些节点或者增加基础设施的开销。开发者会很喜欢,因为这样可以更加去中心化,但是对于使用者或者投资者,降低了整个应用的效率,以及使得他本身开销的提高,所以他们会去反对。当社区里面大量力量决定了我不需要这样功能的时候,对应的Web3.0应用就不能将这样的新功能加入到未来的更新里面。
如果大家没有用过Web3.0应用可能会有点模糊,举个更加现实,我们平时使用手机应用的例子,我们使用手机应用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作为使用者,很多功能是被迫去接受更新的。比如我们早期使用微信,更多就是想发微信,发语音,但是现在会发现,微信一直在往里面添加各种各样新的功能,例如支付,例如各种各样的短视频以及很复杂的功能,导致每个人的微信占的空间都是几个G,越来越臃肿,其实违背了我们早期使用者的初衷。作为Web2.0应用的用户,我们没有权利决定这些新的功能是否能加到应用里面。但是作为Web3.0里面,作为使用者以及社区一分子,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投票,来决定某些自己想要推进的应用以及发展的趋势。
刚刚讲到了Web3.0应用很有意思的特点,大体来说它在整个系统框架以及技术分层角度,可以分为这几层,最上面一层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用户接口。很多时候我们会用浏览器操作对应的Web3.0应用,与此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钱包,浏览器方面我们用插件,以及支持各种各样功能的钱包,通过这些用户接口我们可以很方便调用Web3.0应用里面对应的功能。
(图1)
当然了,大家其实对Web3.0更感兴趣的一些点,其实是在它的基础设施层面。从2008年比特币出现到现在经历了12年的时间,但是整个区块链行业以及Web3.0行业,它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限制。例如我们经常强调区块链系统,它还是会受制于吞吐量比较低,以及跨链功能是缺乏的。与此同时,大家会发现即使是现在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区块链系统,对于底层的区块链存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在Web3.0的框架里面,这些底层的基础设施其实不仅仅是过去,也是我们现在以及未来面临很大的挑战。
再往下一层,不管是区块链还是Web3.0系统,一直是根据点对点网络,而不是我们传统的Web1.0、Web2.0拓宽服务器的网络模式。所以点对点网络,对于Web3.0也是至关重要的。
区块链底层系统的发展
刚刚我也提到了,对于Web3.0来说,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是有很好的区块链底层系统作为支撑,整体来说从08年到现在以及到未来,我们的现状以及趋势是什么呢?早期大家都知道,2018年比特币白皮书定义了它的系统,希望通过这个系统做去中心化跨境的电子支付。当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家发现比特币实在太慢了,做支付的时候通常需要超过1个小时来确认交易,因为包括6个区块。而到现在,大家看一些资产排名,会发现比特币越来越像数字黄金,更大的价值变成了收藏的属性。
在比特币出现5-6年以后,发现区块链上可以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区块链上面搭建简单的程序,当时是叫智能合约。有了以太坊之后,大家发现通过编程,特别是使用编程元进行应用开发,大家可以在计算机网络部署不可以被篡改以及不可以被简单攻击的应用,在这样的场景上面大家发现越来越多很有意思的Web3.0应用产生了。
面向未来,从2017年一直到现在,大家发现比特币、以太坊吞吐量太低了,每秒只能处理大概十几笔交易。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以太坊尝试使用分片的技术,12月1日终于开始往前进行推进,也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通过分片将吞吐量的问题予以解决。
与此同时,17年开始一直到今年波卡的上线,大家会发现波卡要解决的是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吞吐量问题,它有了新的共识协议,以及从工作量证明改进到了权益证明,来提高它的吞吐量。与此同时,我们平时在国内有各种各样的联盟链系统,在国外有各种各样的公链系统,每个系统都是单独的数据孤岛,很多时候我们很难从一个链上获得另外一个链上的数据进行处理。对于公链来讲,最直接不好的地方在于,如果不能做到跨链或者互操作的话,链之间的数据资产是不能进行交互的。在国内的场景里面,联盟链之间可能有些是政务链,有些是医疗链,互相的数据没有办法直接进行沟通,就导致了数据孤岛更进一步妨碍了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
再往后大家会发现,我们现在所处或者所用的区块链系统以及Web3.0系统,它们有个很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所有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当我们在使用比特币、以太坊、波卡以及各种各样公链系统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所有交易都是公开透明的,虽然你的地址是公钥地址,看起来像随机数,但是通过更加详细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很容易分析出一个人在链上做交易的行为。特别是针对普通用户,如果我们未来想将普通用户带入到区块链行业以及Web3.0生态里面,大家更希望自己银行账户的金融数据可以有比较好的保护。如果想达到这样比较好的保护,我们就需要更好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前段时间DeFi是很火的,但是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攻击,而且有个例子特别有意思,就是有些人在进行虚拟资产交易的时候,发现触发交易的同时,有其他的机器人已经把交易提前结算。整个来讲,大家可以感觉到,在以太坊上面,因为有矿工,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我们普通用户在上面进行任何数字交易或者进行任何操作,更多时候就像是黑暗森林,我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少其他机器人盯着我们的路。与此同时,他们可以分析我们的交易,去获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后让自己通过某种算法,从我们的交易里面获取更大的利益。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未来就需要实施各种各样隐私保护的算法,例如使用可行硬件或者使用多方安全计算。
Substrate:定制自己的区块链系统
刚刚我给大家大致过了一下Web3.0基础设施,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到未来我们畅想新的功能。那么回到现在,我们其实更多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公链将吞吐量提升,我们也需要使用跨链的技术,将不同的资产通过协议进行打通。当然波卡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通过平行链这样的模式,可以与其他平行链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将不同平行链里面的数字资产进行比较好的交易和转移。有了这样的跨链系统,我们希望给开发者提供更好的开发工具以及开发框架,让开发区块链变成很简单的事情。
在Parity这边,我们做了一套区块链开发框架,叫做 Substrate,它包含了所有我们需要的底层核心组件以及基础设施,例如数据库、网络层以及可插拔的控制协议。18年的时候,可以在15分钟时间内利用Substrate搭建自己的区块链。现在我们搭建起来的时间更短,与此同时可以包括的功能更多。在已有的智能合约区块链上面,大家会发现使用智能合约更多只能操作整体,在Web3.0系统里面,我们希望把互联网上面更多的应用搬到Web3.0里面,更多时候是需要定制高度定制化的应用区块链,去完成这样的功能,就需要我们真实的去使用Substrate或者其他区块链开发框架,去开发对自己应用以及商业模式需要开发的逻辑。
当然了,为了获得这样的跨链以及互操作性的功能,大家需要通过拍卖插槽,将自己的链连接到波卡生态里面。更加具体的话,可以通过拍卖平行链插槽,通过平行链的方式连接到波卡里面,或者将自己的Substrate开发好的链作为平行链条连接到系统里面。还有其他轻量级的方法,例如把自己的逻辑写成智能合约,部署在其他的智能合约平行链上面。与此同时,整个全球来讲,已经有超过100支团队在开发Substrate相关的产品或者应用。在亚洲,特别是国内,有各种各样的优秀团队,在开发Substrate以及波卡相关的周边应用和系统。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很快的去使用Substrate,以及访问我们相关的网页学习如何使用 Substrate开发自己的区块链系统。
有了这样的能力之后,大家会发现,面向Web3.0的生态里面,我们可以真正去定制化开发自己的区块链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面,我们有更加强大的潜力。与此同时,在面向Web3.0的未来,当我们有了更好的工具以及开发框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好以及更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应用,真正将互联网生态搬到Web3.0上面。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想跟大家讲一下,面向Web3.0,我们尝试了很久,用过去十年尝试了很多种方式。在未来,我们希望用一些新的技术,去真正把更多互联网应用搬到Web3.0生态里面,让它更加的壮大。谢谢大家!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我的电报
- 这是我的电报扫一扫